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李白: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有人说这很矛盾,如果是床前,屋内地上怎么可能会有霜? 环球今日讯
来源: 顶端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22 20:59:35

但凡中国人,几乎没有几人不知《静夜思》。它是“千古思乡第一诗”,传诵千古、闻名中外,但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句误解颇深!
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单从字面理解:李白从睡梦中初醒,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当作铺在地面上的浓霜了。

这令很多人百思不解:李白将月光比作浓霜,这无可厚非,但床前屋内地上怎么可能有霜?这与现实不符。因此有人说第一句是矛盾的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,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~

钰姐认为,这是一个有底蕴的文化问题,彰显了我国古代的文化理念,而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对“床”这个字的认知偏差上。

一:“床”的文化魅力

《静夜思》

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这首诗大概创作于726年,当时并非上品,也出现过很多版本,各种版本孰优孰劣相争,最后万历年间的《静夜思》版本被流传了下来。

它之所能流传下来,主要还是运用了“复叠格”,加深了诗歌的音韵感和美感,如此朗朗上口、易于传诵,就连三岁小儿都能反复吟诵。

但诗的第一句第一字充满了争议。很多学者对“床前明月光”中的“床”到底是何物而各抒己见、争论不休。

1、以现在的观点,诗中的“床”自然指我们睡觉用的床。但如果指床,屋内怎么可能有霜?难不成李白喝糊涂了,不知自己身处何地?

如果指床,人怎么能躺在床上既抬头又低头?

因此,这里的床指睡觉的床,是过于肤浅表面的理解,难以令人信服。

2、对此,著名的学者、作家和收藏家马未都曾说:李白诗中的“床”并不是睡觉的床,而指的是一个马扎,古代也叫做“胡床”。

什么是马扎呢?马扎是一种可折叠的小型坐具,腿交叉作为支架,上面绷皮筋、绳索等。其实对这种东西我们还是很熟悉的,现在也常见。

苏轼在《点绛唇》里提到:“闲倚胡床,庾公楼外峰千朵。与谁同坐。明月清风我。”

就是说:闲来无事靠坐着胡床,从庾公楼窗子往外看,只见山峰如千朵鲜花在开放。和哪一个倚坐呢?明月、清风、我(或他)。

看来,古代胡床的出镜率还是较高的。

但放在《静夜思》场景中,一个马扎突兀地放在那里,虽节省地盘,却也煞风景啊,还有也就一个小凳至于床前、床前的写得如此矫情?

3、“床”通假“窗”。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,抬头仰望天空中的一轮皓月,由此想到了家乡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,由此产生了这首闻名中外的千古名作。

那么,李白所处的这个位置很可能就在窗边。因为他抬头就看到了月亮,不可能置身室内,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见月亮的。

由此我们断定“床”指室外的某种东西,但至于是什么东西?也没确切说法。

4、元代学者黄公绍在《韵书》中,这样认为:“床谓井干,井上栏杆也”。也就是说“床”指的是井栏,钰姐认为这种说法最接近现实真实的样子。

于是,李白被学者们从室内床铺上赶到了室外。这里的“床”指的是井栏,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,那“井栏”到底指哪种情况呢?

其实,中国古代的水井并不像我们现在的结构。古代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的,井边周围的栏杆就有数米高,呈方框形,防止人跌落,有点像古代的床结构。

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,难怪用了“床”字。

其实,将井栏叫做床,也有例子。李白在《长干行》里有一句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”

意思就是说“郎君骑着竹马而来,我们一起绕着井栏,互相投掷青梅为戏。我们从小一起居住长大,没有一丝猜忌。”

其实,从《静夜思》整体来看,与其说“床”指井栏,不如说它指的就是水井。因为现代打造的水井,大多无栏杆构造,为防止意外发生,会直接加个井盖等。

二:“井”的文化意象

从以上分析来看,结合《静夜思》及作者所处的心境,钰姐更倾向于把“床前明月光”中的“床”当作“水井”来理解。

自古以来,水井与人类就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与情感。在远古时期,人们傍水而居,打井汲泉,繁衍生息,从那时起,水井就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。

在漫漫历史长河里,智慧的先民们发明了各种水井如瓦井、砖井、石井、木井等。后来由井及市,因并成了“井田制”,奠定了“凿井而钦、耕田而饮”的社会。

在著名作家林海音的经典名著《城南旧事》里,影片镜头无数次定格及回落在“井窝子”上。其实她表达的就是对老北京的眷眷乡愁。

她展示的“水井情”其实就是“故乡情”。因此,井在一定程度上,代表的就是故乡。由此也有了“背井离乡”这个成语。

人类生于水,长于水,最后归于水。中国人“来于何处,归于何处”的深刻观念让我们对井有了一种故乡情的文化意象。

“改邑而不改井”就是说,水井是不能动的,就像生命的根和精神家园一样不可撼动;水井的位置是固定长存的,是人们永久思乡的情感依托。

在《静夜思》里,李白处于“月照水井、月华如水”的环境里,水井代表故乡情,明月又是文人心灵的召唤,因此不觉萌生久违故乡而倍感思念的浓郁思乡之情。

因此,也难怪在古诗词里,井作为家的归依而不断被使用。李白见井而思家,思乡而念井,他所撩拨的思乡情越来越缠绵,越来越醇厚。

三:写在最后

通过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我们重温了我国的井文化。那么回到题目的问题,诗的第一句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是矛盾的吗?

答:不矛盾。因为诗人李白根本就没有身处室内,而是处在了室外的水井旁。既然人在室外,那么“疑是地上霜”也就是成立的。

当然,以上只是一家之言,敬请指导。

总之,中华古文化博大精深、影响深远。我们越是身处其中,就越能感受到魅力无穷的中华文化底蕴,让人沉迷其中,玩味无穷。

(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如侵则删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