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马保国之后,谁会成为下一个B站顶流?
来源: 凤凰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30 18:44:37

谁也说不好为什么时隔两年半,马保国忽然在B站风云再起。人们只知道当马老师再度出现时,犹如尊贵的拿破仑来到了他忠诚的巴黎。

但这次,官方和B站选择无视,不再像当年马保国先生初次崭露峥嵘时那么义正词严地批评“人们在崇拜一个恶意炒作的小丑”,实际上我认为马保国先生从头到尾可能都想不到,一场“武林”比赛的失败会在内地互联网上掀起一阵放肆的狂欢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自始至终,无论是他还是他背后的运营团队,都没有能量指使多才多艺的网友们拿他整活儿。

“一个人撑起了半个B站”是人们对他的“颂赞”,这个评价甚至超过了在他莅临B站前叱咤风云的某蔡姓练习生。

另外科普一下,“两年半”在B站上的“非官方计量单位”也叫“一坤年”。

2023年初,“只因”劳动最欢快的时候大有愈演愈烈之势,导致官方媒体再度登场痛斥低俗文化。但这一次,B站并没有禁绝网友们的二创热情,依然允许大家集思广益……

直到马保国“君临天下”,网友们不禁懵了:

“啥时候解禁的?”

但不容他们多想,又立刻投身于一场新的艺术创作中。

关于马保国在B站上的热度相信经常上网的人大多都清楚,他哪里是热度,简直是“热捧”:

你在B站上任何一个创作区都能看到马保国“享受”着比CXK更高的待遇,他可以乱入到春秋战国,也可以进入复联宇宙,他可以和川普联动演绎“你这瓜保熟吗?”,也可以脸替保加利亚妖王用浓郁的地方口音妖媚演唱。

“我七十岁了,你们叫我保国,还叫得那么顺口……”

马保国先生曾录制视频痛斥网友们的这种恶搞行径,但得到的却是更加猛烈的二创狂欢。在网友们的创意中,马老师拯救了地球,更拯救了被“只因”搞到“审美疲劳”的B站网友们。

他,成为了2023年2月-5月间B站,乃至全网最火的顶流。

1

许多深受“马学”影响的人对马保国的看法并没有如某些媒体担心的那样会被“蛊惑”,相反,大多数人,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始终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整理各自的碎片时间。

义正词严者认为他就是个用实际行动侮辱传武的小丑,理智辨析者认为他是个能用谎言欺骗自己的狠人,更多的人无所谓谁是骗子,谁是大师,人们愿意在压力极大且前路渺茫的现实中找寻一些难得的笑料,马保国恰逢其时地“卡”在了一个节点进入人们的视野:

骂他、笑他、恶搞他属于政治正确,且不用承担任何“风险”。

关于马保国先生如何在互联网上成为焦点的前因后果在此不再赘述,我们也不是营销号,恨不得把前世今生都扒一遍。他在B站上的兴起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也符合B站的原创风格。

民间大神们用天马行空的联想和后期特效赋予了这位“大师”另一种人生,一种“敢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”的奇趣,也符合马老师的年代背景。更重要的是,人们都喜欢看到他不自知的状态,或者说堂吉诃德式的自我沉醉。

却没有一个人认为他是个诈骗犯——

以传武之名敛财,以幼童般的肢体语言诠释他口中的精深武术。

实际上当马保国惜败于非职业选手后,媒体确实采访过他并询问他对“经典之战”的感受,结果他给出了一个“现代版霍元甲”的解释:

水、毒、晕、恨。

更神奇的是,直到2023年据说马老师还能收到徒弟……

在一个明显的全员嘲讽的环境中,依然有人坚定地寻求“真理”,结合一些现下发生的事情,不由得不让人赞叹东亚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(B站UP主小约翰可汗 语)。

2

“我当时大意啦,没有闪,笑一下,他忽然袭击我,啪!一记左正蹬……”

这是一首旋律感十足的……BGM?反正它成了“马学”文化衍生出的一支音乐风格,凭借《大唐GANG》曾火遍全网的原创音乐人“倒悬的橘子”也创作过一首《大意了》,建议可以找来听听,挺带感的。这个歌手也可能是我未来某一期的主题,文章标题大概是《网络歌手与原创音乐于现今互联网的生态位》之类的。

说回马保国,在B站恶搞马老师的风潮中,有人拍摄到某地夜店里竟真的用他的恶搞曲当嗨歌,这个不知道马老师知悉与否,一码归一码,这倒是实打实地侵权了。

其实对于马保国本人而言,早已有运营团队盯上了他的“热度”并怂恿他开直播带货还力邀他参演影视剧(大概率是网大),影视项目进展如何未知,直播带货倒也实在——

马老师彻底放开了,他在直播间里也在大方地继续讲述自己苦练武学的经历,捧场的人也很多,大都是“赞叹”不断,没有人愿意破坏气氛,都喜欢反串着哄这个老人开心……或是哄自己开心。

对于低俗恶搞还是娱乐消遣,这是一个永远会被争议的话题,但眼下大家的“审美”又疲惫了,人们渐渐习惯了或者说麻木了,马老师被整出来的“活儿”基本上都差不多了,他在B站上的爆款“作品”我也好久没再看到。

民间对恶搞一切的理解通常比较宽容,不太像某些立场那样深恶痛绝,我印象极深的是一位网友说:

“天南海北、民族各异,却因为一个梗瞬间心领神会,这叫国族认同。”

听起来似乎还有些道理。

他们也许迷信、偏执、黄色、刻薄、不尊重别人,喜欢早起进寺庙烧香,喜欢深夜刷着无聊的恶搞。但问题又来了:

恶搞和调侃一个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人本身不存在成本,更无需承担风险,只有在附和或换狂的那一刻,人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。喜怒哀乐或家国天下,都可以畅所欲言。

低俗?

相对于动辄关闭评论区和弹幕区导致无法发表真实意见的行为,网友们只能用低俗的行为消遣着彼此,这就是内地互联网的文化特征,也是衍生出这类文化的究极原因。

3

无论如何,马保国先生在B站上的身影确实正在渐渐消退,应该说网友们的创造力赋予了马老师“二次生命”,对于他的出现和远去,一开始就动辄痛心疾首者肯定拍手叫好:

这是一次正能量的回归,也是一次精神文明的胜利。

可惜,在我看来,这只是一次狂欢后的寂寥,人们都在等着下一位“王者归来”。

我不会真的以为“马学”在内地互联网上的确立是一件好事,马保国先生本身就不该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显像文化符号,但如果当不正经的东西才能成为可以被允许一种存在的时候,可能也说明正经的语言也在失去它应有的、合理的地位。

痛心疾首的人不该总是呼吁不要低俗,而是反思为什么会低俗。

文化和文化现象及现象背后的产生动因,都值得探讨,或者干脆直截了当地说:

只有一种途径可以宣泄时,它未必合法,但肯定合理。

人们“热捧”马保国,不是因为人们喜欢他,而是人们需要他。

当然,这是我的一家之言。

马保国先生,只是互联网宣泄怒火和戾气的献祭之一,他并不特殊,也不见得会打出一套拯救地球的五连鞭,可他实实在在地给予了网民们“你有盾,我有矛”的直刺,他本身的意义和“鸭脖”一样,只是让人们用笑话宣泄怒火。

人们愿意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用调侃的心态观看关于他的“精彩”人生,并暂时忘却生活中的不快和惆怅。并期待下一个“顶流”出现可以“救赎”自己空虚的人生。

那谁是下一位呢?

“他”也许还会出现,也许不再回来。

总之,“谢谢”你,保国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